炎癥就是平時人們所說的“發炎”,是機體對于刺激的一種防御反應,表現為紅、腫、熱、痛和功能障礙。炎癥可分為急性炎癥和慢性炎癥。通常情況下炎癥是有益的,是一個重要免疫反應。它是身體在受傷后自我愈合、修復受損組織、抵御病原體的一種方式。但有時候炎癥也是有害的,例如對人體自身組織的攻擊、發生在透明組織的炎癥等等。
當身體出現紅、腫、熱、痛以及身體的患處難以正常活動時表現為急性炎癥。有些炎癥可能較為輕微,只影響到身體的一小部分,同時可以自行愈合,但有的炎癥可以涉及身體大部分范圍,會引起疼痛。如果疼痛劇烈,或持續很長時間,則應就醫診治。
常用的消炎藥物可分為頭孢菌素類藥物、氨基糖苷類抗生素、大環內酯類消炎藥、內酰胺類抗生素、林可霉素類消炎藥五大類。消炎藥物種類很多,主要作用都是滅菌消炎,但是在具體的作用上還是有差異的,因此一定要根據炎癥的部位以及原因來選擇合適的藥物。但這幾類消炎藥對身體會引起不同程度的副作用,如:大環內酯類消炎藥對肝臟的損害比較大,長期使用可能會導致肝功能異常,內酰胺類抗生素較容易引起頭痛以及抽搐等不良反應......
作為純中藥抗生素的黃藤素具有具有良好的抗炎功效。在一項黃藤素對脂多糖(LPS)誘導的RAW264.7小鼠巨噬細白介素6(IL-6)表達的作用研究實驗中發現黃藤素能明顯抑制LPS誘導的RAW264.7巨噬細胞IL-6的生成,以及IL-6 mRNA的表達,并呈現出濃度依賴性。結果顯示黃藤素可通過抑制LPS誘導的RAW264.7巨噬細胞IL-6的生成及IL-6 mRNA的表達,從而發揮抗炎作用。黃藤素作為消炎藥物服用時副作用較小,偶有出現輕微腸胃不適,食欲減退和便秘癥狀。但停藥后癥狀即消失,是一種相對安全的新選擇。